公安部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身份证”时代即将来临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4-07-30 20:18:52

近日,公安部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网络身份认证体系即将迈入新的阶段,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与“网证”,即网络身份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征求意见稿》明确,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而网证则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真实身份登记、核验服务,以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并推进网络可信身份战略。

Screenshot_2024-07-30-20-17-59-005_com.android.browser-edit.jpg

根据《征求意见稿》,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申领网号、网证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其代为申领;而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则应在监护人的监护下申领。

《征求意见稿》还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进行身份登记和核验。一旦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并通过验证,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用户同意提供。这一规定将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公共服务平台采集个人信息的“最小化和必要性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不得超出为自然人提供“网号”“网证”相关服务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同时,也明确了身份核验结果信息的“最小化提供原则”和依法处理要求,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删除权等个人信息相关权利。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完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已经基本到位,技术保障能力也大幅提高。国家推出的统一认证的“网号”“网证”制度,将大大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有利于打击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皮艺军则认为,对未成年人网号、网证的申领和使用作出规定非常必要。他提醒,在推进网络身份证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未成年人保护的全过程监管和健康内容的提供。

目前,《征求意见稿》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多种渠道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预示着我国网络身份认证体系即将迎来重大变革,“网络身份证”时代即将来临。

(完)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52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