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荷花文化节盛大启幕:14大展区绘就“荷”美画卷 夏日文旅消费再添清凉新地标
北京荷花文化节在全市14大展区同步拉开帷幕。这场以“荷香满京华”为主题的夏日盛会,通过千亩荷塘、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等多元形式,将自然生态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场集赏荷、游园、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盛宴,成为今夏北京文旅消费的新亮点。
14大展区各展风华 千亩荷塘绘就生态画卷
本届荷花文化节覆盖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紫竹院、玉渊潭、莲花池等核心景区,以及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顺义国际鲜花港等郊野公园,形成“一城多景”的赏荷格局。各展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观:
圆明园以“千年荷韵”为主题,复原清代皇家园林荷景,展出200余种珍稀荷花品种,包括“古莲复活”等历史名品;
颐和园结合昆明湖碧波,推出“夜游荷塘”光影秀,利用3D投影技术再现《荷塘月色》意境;
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打造“运河荷风”水上航线,游客可乘画舫穿梭于万亩荷田,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
据市园林绿化局统计,全市展区总面积超3000亩,共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200余万株,其中新引进的“星空牡丹”“金陵凝翠”等特色品种备受瞩目。
文化赋能消费场景 非遗文创激活夏日经济
文化节突破传统赏花模式,创新推出“荷花+”消费场景:
非遗展演区邀请京绣、兔儿爷、面人等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游客可体验“荷花主题非遗手作”;
文创市集汇聚全市30余家品牌,推出荷花冰淇淋、荷叶茶、莲子手串等百余款特色商品,其中圆明园“荷花雪糕”单日销量突破5000支;
汉服游园会在北海公园、紫竹院等景区设置古风打卡点,提供荷花主题妆造服务,吸引众多年轻人穿汉服、执团扇拍照留念。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期间预计拉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超2亿元,有效促进“夏日经济”升温。
科技助力生态保护 智慧游园提升体验
为兼顾赏荷与生态保护,多展区引入智慧管理系统:
玉渊潭公园采用无人机巡查,实时监测荷塘水质及游客密度;
莲花池公园上线“荷塘导览”小程序,游客扫码即可获取荷花品种科普、最佳拍摄点推荐等服务;
紫竹院公园设置“生态科普长廊”,通过AR技术展示荷花从种子到盛放的全生命周期,成为亲子研学热门打卡地。
此外,各展区均增设遮阳棚、喷雾降温设施及急救站,并推出“无障碍赏荷专线”,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市民反响热烈 夏日“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开幕首日,全市展区共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家住朝阳区的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赏荷只能去个别公园,现在全市联动,选择更多还方便错峰。”来自河北的游客王先生则称赞:“荷花文化节把自然美景和文化活动结合得特别好,孩子玩得开心还能学知识。”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荷花文化节将持续至8月底,期间还将举办荷花摄影大赛、诗词朗诵会、亲子科普课堂等系列活动。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高大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挖掘荷花文化内涵,推动“赏花经济”向“四季文旅”转型,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