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立法稳步推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明确指出增值税法的第三次审议将于今年12月份进行。这一消息标志着我国增值税立法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有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第一大税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增值税收入达到69332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8%,在确保税收收入稳定、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我国开始试点营改增以来,增值税制度改革已历时十年,通过多次改革,税制得以简化,重复征税现象大幅减少,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显著降低。
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增值税法三审的推进或将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多位受访专家指出,考虑到增值税立法二三审间隔时间较长,这或意味着在立法的同时将伴随税率简并、服务业出口免税或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扩围等优化措施。例如,将现行的三档税率(6%、9%、13%)简并为两档,不仅有助于简化税制,还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升市场活力。
同时,专家还强调,在推进增值税立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保持税制的适度弹性。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草案)》中,就包含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可以制定增值税专项优惠政策的条款,这为未来税制的灵活调整预留了空间。
此外,增值税立法还将与消费税、房地产税等其他税种的改革相互配合,共同完善我国税收体系。消费税作为调控消费行为、引导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工具,其改革动向同样备受关注。尽管房地产税立法推进工作暂缓,但专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税立法方向发生改变,未来仍需逐步推进以完善地方税体系。
增值税立法的稳步推进,不仅有助于巩固我国在过去十年增值税改革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还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同时,随着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和税务部门信息整合的推进,税务部门将实现从“以票管税”到“以数治税”的转变,进一步提升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展望未来,增值税立法的完成将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不断优化税制结构、提升税收征管水平,我国将能够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