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以6折低价甩卖289亿资产,两年亏损达33亿寻求财务减负
近日,渤海银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公开挂牌程序转让其依法享有的债权资产,总额高达289.65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标志着渤海银行在面临连续财务亏损的背景下,采取积极措施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本充足率并改善流动性。
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拟转让的资产包括本金金额约256.05亿元、利息金额约20.35亿元、罚息金额约13亿元及代垫司法费用约0.25亿元,总计债权金额约为289.6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渤海银行已对此部分资产计提了约74.15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已计入该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经审计财务报表内。因此,剔除已计提减值准备后,债权净额约为215.5亿元。
公告指出,转让资产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不低于约176.72亿元,相当于拟转让资产债权总额的约6折。渤海银行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回收不低于176.72亿元的资金,以补充一般性运营资金,并进一步提升其资产质量、降低资本占用。
财务困境与转型决心
渤海银行近年来面临严峻的财务挑战。据年报显示,该行2023年营收为249.97亿元,同比下降5.55%;净利润更是下降至50.81亿元,同比减少16.81%。更为严峻的是,该行连续两年亏损显著,从2022年至2023年,税前亏损及税后净亏损分别累计达到28.28亿元和21.21亿元,总计亏损额超过33亿元。
此外,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上升,从2022年末的1.76%微增至2023年末的1.78%。尽管如此,该行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从150.96%升至156.94%,显示出该行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努力。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面对财务困境,渤海银行正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此次大规模资产转让是其在年内第二次通过招标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此前,渤海银行已于2024年3月成功转让一笔超50亿元的信贷资产,天津津融以39.67亿元成交价投得该资产,略高于基准日评估值。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在此背景下,渤海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资产结构,力求实现财务状况的持续改善。
未来展望
渤海银行作为《中国商业银行法》修订以来唯一一家全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在业界一直备受关注。面对当前的财务挑战,该行正通过积极调整战略、优化资产结构等措施,力求实现财务状况的企稳回升。未来,随着不良资产处置的持续推进和资产质量的不断改善,渤海银行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渤海银行此次以6折低价甩卖289亿资产,是其在财务困境下寻求财务减负、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举措。该行能否通过此次资产转让实现财务状况的显著改善,仍需时间验证。然而,其积极应对挑战、寻求转型发展的决心已经明确,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