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再升级:17家银行业机构因违规被罚超1700万元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行政处罚信息,披露了针对多家银行业机构的密集罚单。据统计,此次共有17家银行业机构因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总金额超过1700万元,显示出金融监管的严格与“长牙带刺”的常态化趋势。
处罚详情:
本轮罚单密集落地,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银行业机构。其中,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因线上抵押贷管理不尽职、按揭贷款风险管理不尽职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490万元,成为本轮罚单中受罚金额最高的机构。
此外,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因虚列开支套取费用、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300万元;福建福州农商行因同业投资业务投前调查不到位、少计表内风险资产等违规行为被罚180万元;九江银行宜春分行则因贷款管理严重失职、数据质量控制不到位被罚100万元。
信贷领域成重灾区:
从处罚事由来看,信贷领域的违规问题依然是本次罚单的重点。多家银行因贷款管理不善、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等原因被罚。例如,长汀汀州红村镇银行因违规向乡镇卫生院发放项目融资贷款、违规向公职人员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5万元,其时任副行长兼营业部总经理也因此受到警告处分。
专家观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笔数较多,办理频繁,流程较长,因此比较容易触及合规方面的问题。罚单的密集落地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信贷领域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有助于银行树立审慎经营理念,依法合规发展业务,更有效地防控信用风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认为,对于信贷领域的违规问题,一方面需要强化金融监管,提高违规成本,规范机构经营;另一方面,还需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内部治理,完善科学考核机制,加强业务培训。
结语:
此次17家银行业机构因违规被罚超1700万元的事件,再次敲响了金融合规的警钟。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升级和常态化,银行业机构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业务合规开展,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