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规模历史性突破35万亿美元,财政压力引发全球关注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到惊人的35.001万亿美元,标志着这一数字首次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近年来,美国国债规模持续膨胀,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自2017年9月突破20万亿美元以来,美国国债规模不断攀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经济衰退和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导致国债规模急剧增加。2022年2月,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0万亿美元;2023年6月,更是提前9年达到了32万亿美元的预测水平;而到了2024年初,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34万亿美元大关。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测更是令人担忧,预计未来十年内,美国国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5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将超过120%。这一数字不仅远超美国的经济总量,更预示着美国政府将背负更加沉重的债务负担,且这一负担还在不断加重。
高额的债务负担给美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据美国跨党派研究机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的数据,2023财年,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在住房、交通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这意味着,原本应该用于公共服务或未来应对金融危机、流行病或战争等不利冲击的资金被大量用于偿还债务,进一步挤压了政府的财政空间。
经济层面,高额的债务负担意味着美国政府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支出,这将进一步挤压政府在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上的空间,长期来看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此外,一旦债务违约或信用评级下调,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美元贬值、利率上涨和股市暴跌,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金融层面,作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美国国债的信誉度下降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债权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主要美债持有国,将面临资产价值缩水的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债已从最高的1.3万亿美元减持到700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已警告称,美国财政状况“特别令人担忧”,巨额财政赤字加剧了通胀,并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IMF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指出,美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对全球利率和美元施加上行压力,推高了世界其他地区的融资成本,从而加剧了现有的脆弱性和风险。
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问题,美国政商界人士和经济学家纷纷表达担忧。他们呼吁美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年度预算赤字,降低债务规模,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然而,在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债务问题的政治博弈中,如何达成共识并采取有效行动,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不仅是对美国自身经济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未来,美国政府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债务问题,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