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荣登世界遗产名录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4-07-28 08:33:03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9项,再次彰显了中华文明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Screenshot_2024-07-28-08-30-32-920_com.android.browser-edit.jpg

北京中轴线: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全长达7.8公里,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并在此后不断演进发展。这条轴线不仅承载着北京的城市记忆,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卓越智慧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从北端的钟鼓楼到南端的永定门,中轴线上的每一处遗产都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遗产构成要素丰富多样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达到589公顷,缓冲区面积更是扩展至4542公顷,涵盖了包括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在内的15个遗产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北京中轴线独特的文化遗产体系,展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的精髓和“中”“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国际认可与高度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还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组织特别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新起点与新使命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将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继续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未来,北京中轴线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继续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文明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全球认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北京中轴线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参考:1.“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47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