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家银行收紧业务布局:年内陆续叫停无卡存取款服务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5-04-06 18:29:11

近日,银行业掀起新一轮业务调整浪潮,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超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取款、扫描取款等业务,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及中小银行。这一趋势反映出金融机构在监管压力、安全需求及成本效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的战略转向。

国有大行率先试水,股份行、城商行跟进
自2024年4月起,工商银行率先暂停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交通银行随后于同年5月24日停止无卡取款预约服务。进入下半年,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及头部城商行加速跟进。例如,民生银行于2024年6月7日起关闭“ATM无卡取现”功能,兴业银行则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ATM扫描取款服务。中小银行如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亦于2024年底调整无卡取款业务,取消“预约取款”“扫描取款”等功能。

超50家银行收紧业务布局:年内陆续叫停无卡存取款服务

安全因素成核心驱动力
监管部门对反洗钱、反电诈的严格要求是银行调整业务的主因。某江浙沪银行人士透露,无卡存取款业务因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风险隐患。例如,扫码存款等功能的身份验证方式存在漏洞,可能被用于非法资金流转。招商银行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是出于“安全”因素考量。

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的双重考量
随着移动支付普及,现金使用频率显著下降,无卡存取款业务需求萎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扫码存款等功能的操作流程繁琐,用户体验不佳。银行人士指出,此类业务量小、成本高,停办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例如,ATM机需升级系统以支持无卡功能,而客户更倾向于插卡或扫码取款,导致资源浪费。

银行服务渠道转型加速
停办无卡业务后,银行更鼓励客户通过柜台、手机银行APP等渠道办理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此举有助于强化资金安全保障,同时推动银行优化服务模式。部分银行已对ATM机功能进行升级,增加扫码取款、人脸识别等安全便捷的服务选项。

未来展望:银行业务调整或持续深化
尽管停办无卡业务对客户影响有限,但这一趋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银行正收紧无卡类业务,转向更安全的交易方式,同时推动APP内嵌式服务的发展。监管部门对金融安全的重视,或将促使更多银行加入调整行列。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19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