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装巨头拉夏贝尔正式退市,告别港交所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4-11-16 15:32:24

11月14日,中国女装品牌拉夏贝尔正式在港交所摘牌,标志着这家昔日的女装巨头正式告别资本市场。拉夏贝尔,一度被誉为“中国版ZARA”,其退市不仅是一段品牌传奇的落幕,更是中国服装行业风云变幻的缩影。

Screenshot_2024-11-16-15-30-49-689_com.tencent.mm-edit.jpg

拉夏贝尔创立于1998年,曾是中国女装行业的领军者。凭借“快时尚+直营店”的商业模式,拉夏贝尔迅速崛起,巅峰时期门店数量一度突破9500家,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其品牌矩阵涵盖La Chapelle、Puella、Candie’s等20多个子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2014年,拉夏贝尔在香港上市,随后于2017年登陆A股,成为国内首家“A+H”双平台上市的服饰企业。

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拉夏贝尔逐渐走向下坡路。尽管在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曾突破100亿元,但当年已经出现亏损。2019年,公司营收大幅下滑,并出现巨额亏损。面对持续的营收下滑和业绩亏损,拉夏贝尔开始大规模关店,并尝试通过转型来挽救颓势。然而,这些努力未能奏效,公司最终在2022年从A股退市。

2024年11月14日,拉夏贝尔正式从港交所退市。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公告,自2023年2月7日起,拉夏贝尔的股份已暂停买卖,因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复牌,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尽管拉夏贝尔表示,H股股份上市地位的取消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重整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但退市无疑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目前,拉夏贝尔的境内经营网点数量已缩减至百家,而线上店铺仍在正常经营中。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拉夏贝尔的旗舰店仍在正常运营,客服表示未收到品牌方面关于店铺运营将受影响的相关通知。然而,与线上渠道的相对稳定相比,线下渠道的表现却节节败退。在北京市,目前仅剩少数几家拉夏贝尔门店仍在营业,其他地区的门店也大多已关闭。

拉夏贝尔的退市并非偶然。过度依赖直营模式导致高额的租金和人工成本,门店扩张过快造成库存积压,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链紧张。同时,品牌在产品设计和创新上的滞后,未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的需求,导致其产品同质化,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尽管面临重重困境,拉夏贝尔仍在积极寻求重整之路。公司表示,将依法继续推进重整工作,争取消除此前面临的债务负担,改善持续经营能力及经营状况,重回良性增长轨道。同时,拉夏贝尔也计划对旗下品牌进行进一步重整,以女装品牌为核心发展主线,重新梳理品牌架构和不同品牌定位,集中优势资源发挥主品牌的竞争优势。

拉夏贝尔的退市不仅是对一个品牌的告别,更是对传统服饰行业的一次警示。在电商崛起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服饰品牌必须不断创新和转型,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对于拉夏贝尔而言,虽然退市标志着一段传奇的结束,但重整之路仍充满希望和挑战。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69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