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新航向:伊利、蒙牛跨界预制菜,勇气何来?
在预制菜行业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企业生存艰难的背景下,乳业巨头伊利和蒙牛却毅然决然地宣布进军这一领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两家乳业巨头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勇气,敢于在逆境中开辟新的战场?
逆境中的预制菜行业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虽然一度成为风口,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认可度提升缓慢以及外部餐饮消费环境疲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少预制菜企业陷入了困境。据行业数据显示,尽管部分企业保持盈利,但整体增速明显放缓,甚至部分品牌已经黯然退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伊利和蒙牛的跨界之举无疑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伊利、蒙牛的勇气之源
1. 寻求新的增长点
面对乳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伊利和蒙牛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原奶价格持续走低,奶源供应过剩,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放缓,乳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伊利股份的2024年中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9.49%,创下了自1996年以来同期最大下滑幅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制菜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自然成为了伊利和蒙牛眼中的“香饽饽”。
2. 强大的品牌与渠道优势
伊利和蒙牛作为国内乳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这些优势在跨界预制菜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伊利通过与冻品上市公司海欣食品的战略合作,借助其冷饮零售网络快速铺货;蒙牛则依托其冰鲜食材连锁超市“冷冰器”进行销售,该品牌已在全国开出近1600家店,主要分布在社区内,为预制菜的销售提供了便利。
3. 谨慎的试错策略
伊利和蒙牛在跨界预制菜时,并没有盲目投入,而是采取了谨慎的试错策略。例如,伊利选择与海欣食品合作,先通过其渠道试水市场,待市场反应良好后再考虑自产;蒙牛则通过与三全食品等第三方企业合作,控制试错成本。这种策略既能够降低风险,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伊利和蒙牛在跨界预制菜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勇气和决心,但这一领域并非没有挑战。预制菜行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认可度有待提升;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众多且同质化严重。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消费者对便捷、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预制菜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伊利和蒙牛跨界预制菜的决定,无疑是在逆境中寻找新机遇的勇敢尝试。虽然前路充满未知和挑战,但凭借强大的品牌与渠道优势、谨慎的试错策略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这两家乳业巨头有望在预制菜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伊利和蒙牛如何在这一新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