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39死9伤,责任追究与整改措施并行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佳乐苑小区临街商住综合楼“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该起事故于2024年1月24日15时22分发生,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352.84万元,是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安全事故。
调查报告详细揭示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责任,指出这是一起因涉事房主违法违规改变商住综合楼地下一层用途用作出租经营,冷库建设施工单位违规建设冷库时起火,同时涉事建筑存在先天防火分隔重大缺陷,教育培训机构和宾馆违规经营,属地有关部门专业监管和行业管理失职缺位,地方党委政府安全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直接原因:
据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地下一层冷库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使用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时,释放出的易燃气体局部积聚并达到可燃条件,同时在挤塑板上铺设塑料薄膜时产生静电放电,瞬间点燃了积聚的易燃气体,进而引燃聚氨酯泡沫、挤塑板等易燃可燃材料,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地下一层与一层共用的疏散楼梯防火分隔缺失,导致烟气迅速蔓延至二层,而位于二层的博弈教育教室外安装的防盗网和广告牌则阻碍了学生及时有效逃生,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责任追究: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遇难人员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并强调要尽快查明原因,依法严肃追责。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导事故处置工作。目前,江西省公安机关已对涉嫌违法犯罪的10名涉案人员立案侦查,纪检监察机关则对事故中涉嫌违纪违法的55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其中包括3名副部级干部。
整改与防范措施:
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调查组总结了五个方面的主要教训,并提出了五项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调查组强调,要消除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盯紧基层末梢,提高应急能力素质,才能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强化多业态混合经营等重点场所安全管理,认真扎实开展治本攻坚深化专项整治,以及着力提升基层单位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社会反响:
事故调查报告的公布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公众纷纷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事故责任人的愤怒,同时呼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各级政府部门也表态将切实履行安全领导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江西新余“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惨痛的教训,它警醒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强化法规执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压实领导责任,才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的发生,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