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思科近300员工一夜失业,科技巨头面临裁员风暴
近日,大连思科分公司宣布裁员近300名员工,这一消息在科技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员工透露,9月19日,他们突然接到了裁员通知,正式告别了这个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正编员工,即所谓的“蓝牌”员工,主要涉及与日韩项目相关的部门以及技术售后等岗位。
据多位思科员工和家属向媒体透露,裁员的消息其实早在中秋节期间就开始在公司内部流传。中秋节期间,大家还在欢庆佳节,而裁员的风声却已悄然在员工间传开。几天前,公司还组织了“散伙饭”,让即将离职的员工感受到了一丝离别的凄凉。
思科此次裁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全球裁员计划的一部分。今年以来,思科已经经历了两轮裁员,前一轮裁减了约4000个岗位,而此次裁员则预计影响超过6300个职位,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7%。据知情人透露,思科的裁员并不仅限于大连,全球范围内的蓝牌员工都在受到影响,日韩项目和技术售后等岗位成为重点。
对于被裁员工,思科提供了两种补偿方案:一种是即时离职,补偿为“N+7”;另一种是延迟两个月离职,补偿为“N+5”。虽然这一补偿方案在部分员工看来相对人性化,但也有人质疑其实际效用。一位思科前员工表示,“N+7”的补偿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要找到一份新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思科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来说,更是面临着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思科作为全球网络设备行业的领头羊,其业务覆盖物联网、网络安全、视频会议和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并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公司业绩的下滑,思科也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来应对挑战。据悉,思科近年来通过频繁收购来强化其在安全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但巨额的收购支出也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压力。2024财年第四季度,思科的净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10%和45%,并且预计下一财年的营收也将低于市场预期。
此次大连思科裁员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行业裁员潮的关注。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加入裁员行列,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英特尔宣布大规模裁员、苹果解雇服务部门员工等事件频发。这些裁员不仅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也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思科来说,裁员虽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其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如何在裁员的同时维护好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将是思科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希望思科能够妥善处理此次裁员事宜,并为被裁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