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市场遇冷,多家企业积极应对销售挑战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本应是月饼销售旺季的市场却显得格外冷清。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回应月饼销售遇冷的现象,表示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市场现状:销量下滑,竞争激烈
据多方报道和数据显示,今年月饼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月饼产量预计约为30万吨,销售额大约为20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32万吨产量和220亿元销售额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
多家月饼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表示,今年的订单量明显减少,部分厂家甚至采取了“上3天休1天”的工作制度以应对订单不足的问题。深圳、广州等地的月饼代工厂销售经理纷纷表示,今年的销售压力较大,市场需求疲软,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是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回应:积极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面对月饼市场的销售压力,多家企业纷纷回应并采取措施。广州酒家(603043)日前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表示,公司月饼生产计划已如期完成,现正处于月饼零售高峰期,但具体销售数据需关注后续经营数据公告。作为月饼市场的龙头企业,广州酒家的“月饼系列产品”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显著,但今年来股价表现不佳,显示出市场压力。
五芳斋(603237)虽然没有直接回应销售情况,但行业数据显示,整个食品饮料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不佳,万得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指数年内下跌23.99%。
应对措施:创新产品,拓展渠道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企业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和健康理念的新品。例如,西贝的奶酪桂花杂粮月饼、蔓越莓沙棘杂粮月饼,广州酒家与德芙联名的巧克力月饼等,都力求在口味上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数据显示,线上平台在月饼销售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综合电商平台占比达49.4%,即时零售平台占比达39.8%。
行业展望:回归理性,寻求新增长点
多位行业专家表示,月饼市场遇冷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面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积极应对、主动求变。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创新力度、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长远来看,月饼市场将回归到一个更加理性和健康的状态。消费者对月饼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健康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对月饼的口味、品质和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月饼企业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