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千吨阻尼器显神威:强风下摆幅肉眼可见,守护摩天大楼安全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4-09-16 17:47:05

9月16日清晨,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4级(42米/秒),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在这场自然力量的考验中,上海中心大厦凭借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尤其是安装在125层的千吨“慧眼”阻尼器,再次展现了其卓越的抗风能力。

Screenshot_2024-09-16-17-45-26-253_com.android.browser-edit.jpg

随着台风“贝碧嘉”的逼近,上海中心大厦这座摩天巨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风的冲击。然而,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位于大厦125层的千吨阻尼器却开始了肉眼可见的摆动,摆幅约达1米,稳稳地守护着这座高达632米的超级建筑。这一壮观的景象不仅让现场人员惊叹不已,也再次证明了阻尼器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

“慧眼”阻尼器:科技守护安全的典范

“上海慧眼”阻尼器,作为上海中心大厦的标志性设施之一,其重量高达1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该阻尼器由配重物和吊索构成,类似巨型复摆,被12根长达25米的钢索悬挂在大厦内部,距离地面约583米。当大楼在强风作用下产生摆动时,阻尼器会以产生反向运动的方式来抵消大楼的摆动,利用自身的庞大重量来对抗风力对建筑物带来的影响,从而有效减缓大楼的晃动。

此次台风“贝碧嘉”的登陆,正是对“慧眼”阻尼器性能的一次实战检验。在强风的作用下,阻尼器迅速响应,摆幅清晰可见,但整体运作平稳,成功削减了高层建筑的晃动幅度,确保了大厦的结构安全和内部人员的舒适感。

建筑美学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心大厦的外观设计也为其抗风能力加分不少。大厦采用旋转上升的建筑造型,这一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还结合了风工程技术的综合考量,极大程度地减轻了风力对建筑的影响。在台风来袭时,这一设计使得风力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更为流畅的流动路径,减少了风压对建筑的直接冲击。

全城动员,共抗台风

面对强台风的侵袭,上海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警方、上海蓝天救援队等部门与组织纷纷走上街头,顶着狂风骤雨清理路面障碍。上海警方更是开启了高等级勤务模式,6万余名民辅警全员上岗,投入到一线处置工作中。特别是在浦东、奉贤、金山等受台风影响较重的地区,警方会同绿化、消防等部门全力开展树木倒伏、积水点排水等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千吨阻尼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它不仅是科技守护安全的典范,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63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