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局送礼引争议,侵犯教师人格权遭谴责
近日,一起涉及“设局送礼”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这起事件中,某家长通过精心策划,将高端酒水与化妆品作为礼物送给教师,并在送礼过程中进行了通话录音、蹲点取物、偷拍取证等一系列行为,随后将相关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引发舆论热议。针对此事件,多位法律专家和律师指出,这种行为涉嫌侵犯了教师的人格权,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
据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分析,家长通过“设局”方式送礼并公开录音、视频,侵犯了当事教师的人格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名誉,还可能侵犯其隐私权,构成对教师人格权的严重侵犯。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侵权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
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吴洪波律师也表示,虽然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教师节等时间节点送礼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家长在未经确认教师收礼行为是否属实的情况下,擅自发布视频并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可能构成对教师的诽谤,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此外,多位律师还指出,如果家长设局送礼的目的是为了陷害教师或进行其他不正当目的,那么其行为动机就是非法的。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如偷拍、偷录)也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同时,如果送礼后以此为要挟,要求教师做出某种行为或给予某种利益,还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针对此事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应尊重教师的人格权,维护教育行业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表达感激和尊敬之情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教育部门也表示,将加强对教师收受礼品的管理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也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