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新指引:科学评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健康状况

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admin 时间:2024-09-06 07:31:5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旨在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估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况,降低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指引》详细列出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的标准和流程,为消费者、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根据《工作指引》,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若经检测达到以下任一指标,即存在健康隐患,不建议继续使用:

工信部发布新指引:科学评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健康状况


内阻大于0.5Ω:内阻增大是电池老化的重要标志,可能导致电池发热、性能下降。

最大输出电压超过60V:过高的输出电压可能损坏电动自行车电路,增加安全隐患。

放电容量衰减率超过50%:容量衰减严重表明电池性能已大幅下降,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此外,《工作指引》还强调,若锂离子电池制造商通过技术手段发现电池存在频繁异常报警、充放电循环次数超标、最低输出电压低于规定值、最高工作温度超标、管理系统故障或影响使用安全的其他问题,也应明确告知消费者,建议报废处理。

为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工作指引》提出了“五步法”评估流程:


观察电池外观:检查电池是否有破损、漏液、变形、烧蚀痕迹等异常情况。

检查电池标签:确认电池标签是否完整,标称电压、额定容量等参数信息是否明确,且标称电压不超过48V,是否已达到制造商明示的安全使用年限。

测试电池内阻:使用交流内阻测试仪测量电池组内阻,确保不超过0.5Ω。

测量最大输出电压:将电池充至满电状态后,测量输出电压,确保不超过60V。

计算放电容量衰减率:测量电池放电容量,并与额定容量比较,确认容量衰减率是否不超过50%。


工信部表示,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产销量逐年增长。此次发布《工作指引》,旨在有效识别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积极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工信部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在评估后若发现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存在健康隐患,应及时交由健康评估网点或锂离子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回收处理,切勿继续充电或使用,以免发生爆炸或燃烧等安全事故。

随着《工作指引》的发布和实施,相信将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阅读:71次

我要留言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