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名猴痘患者中超五成合并感染HIV,公共卫生挑战加剧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猴痘病毒Clade IIb的进化轨迹和特征,并首次鉴定了新的C.1.1谱系。该研究纳入了92例猴痘病例,占广东省和深圳市同期报告病例数的显著比例,分别为30%和66%。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92名患者中,超过50%(即56.5%)的患者同时确诊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一发现引发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
据研究团队介绍,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且其中95.7%的患者存在男男性行为,这进一步提示了性接触在猴痘病毒传播中的高风险性。患者全身多个部位出现皮肤病变,特别是62.2%的患者有生殖器病变,这进一步证实了猴痘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HIV与猴痘的合并感染无疑加剧了患者的健康风险和治疗难度。HIV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猴痘作为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两者合并感染意味着患者的免疫系统在受到双重打击下,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率。
研究团队指出,部分HIV感染者可能因免疫系统受损而对包括猴痘在内的多种传染病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并不知晓自己已感染HIV,这进一步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专家呼吁加强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在男性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中加强卫生宣教,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同时,提高HIV和猴痘的监测、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支持。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HIV和猴痘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对他们的不当污名,共同构建包容性的健康社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公共卫生挑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