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初中迎来新变革: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正式启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小学和初中于今秋学期正式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全面升级与创新,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并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
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此次新教材编写严格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时两年多时间,经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及550多所学校、10万多名学生的试教试用,最终由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通过。新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首先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三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细化具体安排,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这一重要思想。同时,教材还加强了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
语文教材则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内容。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文及红色经典篇目,全套教材共选入353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文,并新增了多篇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篇目,如《青春之光》、《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等,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历史教材同样进行了重大调整,新增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等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教材还通过增选篇目、设置专题等方式,加强了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教材还注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各科教材均强调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强化实践环节,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新教材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如配套课件、听力材料、数字演示资源等,学生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免费获取和使用。
此外,教育部还特别关注低视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出版单位制作大字版教材,并首次将大字版教材列入教学用书目录,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低视力残疾学生使用。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和人文关怀。
新教材的启用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还将有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将积极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准备和培训工作,确保新教材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