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近日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截至2024年4月,全国正常营业的村卫生室数量已达到58万家,其中超过72%的村卫生室已经成功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标志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持续完善,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在这58万家村卫生室中,有10万家已经纳入医保单独定点范围,另有32万家则采取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乡镇卫生院实现医保报销。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医购药,还有效缓解了农村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对于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就医购药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医保服务“村村通”,国家医保局还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的原则,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通知还明确指出,有多个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至少保障1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以确保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保服务。
此外,国家医保局还表示将继续抓好医保综合帮扶政策落实,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的参保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农村群众在就医购药时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